国足东亚杯首战惨败暴露防守隐患 久帅排兵布阵引质疑
7月9日,中国男足在东亚杯首战中0-3负于韩国队。这场失利不仅暴露了球队在防守端的诸多问题,更引发外界对主教练久尔杰维奇战术安排的深度讨论。
在防线上,久尔杰维奇做出了令人意外的选择。四名首发后卫全部由中卫球员组成,包括吾米提江、朱辰杰、蒋圣龙和高准翼。这种试图通过增加高度来强化防守的策略,在实际对抗中却显得捉襟见肘。韩国队全场七次射正球门的进攻效率,让这条临时拼凑的防线频频告急。值得一提的是,若不是韩国队错失多次得分良机,比分差距可能更为悬殊。
球队大名单的构成同样值得商榷。除汪士钦外,本期国家队几乎难寻专职边后卫的身影。在主力左后卫吴少聪因伤退出后,久帅紧急征调的刘浩帆在俱乐部同样司职中卫位置。对此,久尔杰维奇解释道:"左路面临严重的伤病问题,吴少聪、胡荷韬均无法出战,我们不得不根据现有人员调整阵容。"
受疫情影响,本届东亚杯韩国队虽以替补阵容出战,但主帅洪明甫展现出的针对性战术部署,明显对中国队进行过深入研究。韩国球员的快速转移和边路突破,让中国队改踢边卫的中卫球员顾此失彼。
体能储备不足成为制约国足表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。多位业内人士指出,部分首发队员刚刚经历18强赛的挫败,又马不停蹄投入中超激烈竞争,身体疲劳程度可见一斑。一位不愿具名的教练表示:"连续高强度作战带来的负面影响,绝非简单依靠意志力就能克服。"
尽管赛前外界对这支新国足期望值不高,但在中超联赛进入下半程、球员状态相对稳定的背景下,球队依然未能展现出应有的竞争力。面对近年在正式比赛中从未战胜过的韩国队,中国球员在技术运用和战术执行力方面的差距再次显露无遗。
随着与日本队的比赛临近,久尔杰维奇需要尽快解决两个核心问题:如何调整球员的心理状态,以及怎样优化防守体系。这两点或将直接决定中国队在本届东亚杯的最终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