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世豪谈中韩之战关键表现:从锋芒毕露到承载传承
体坛周报特派记者龙仁现场直击
当终场哨声响起时,韦世豪的目光仍停留在韩国队球门的左上角——那里曾是他第90分钟任意球直击的目标区域,皮球最终擦着横梁飞出底线,让中国队的扳平希望化为泡影。这位30岁的老将用球衣抹去脸上的汗水,神情中透露着不甘与遗憾。
"那个任意球确实有些可惜,"面对记者的采访,韦世豪坦言,"作为前锋,把握每一次得分机会是我的责任。"这位曾在对阵韩国队时攻入国家队处子球的球员,如今已从当年的新秀蜕变为队中经验最丰富的成员之一。有趣的是,8年前同样是在东亚杯赛场,当时22岁的韦世豪用一记精彩破门首次向亚洲足坛宣告了自己的存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届赛事韦世豪更多时候是以替补身份登场。在首场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,他直到下半场才获得出场机会。对此,这位广州恒大前锋表现出了职业球员应有的态度:"教练安排我踢哪个位置,我都会全力以赴。无论是首发还是替补,只要踏上球场就必须拿出百分百的状态。"
中韩之战的转折点出现在第60分钟,当时久尔杰维奇用韦世豪换下了因中暑不适的谢文能。这次调整很快见效,中国队右路的进攻明显活跃起来。根据赛后技术统计,韦世豪在30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完成了3次关键传球和2次射门,其中那次差点破门的任意球更是令韩国门将赵贤祐惊出一身冷汗。
"下半场我们确实创造了一些机会,"韦世豪在复盘比赛时说道,"但面对韩国这样的强队,光有场面上的起色是不够的。"他的看法与主帅久尔杰维奇的赛后点评不谋而合,后者坦言球队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的防守强度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次集训期间,韦世豪与20岁的新星王钰栋形成了良性的位置竞争。最终教练组选择了经验更丰富的韦世豪作为首发人选,这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,也体现了球队新老交替的特殊时期。"现在我在国家队的角色有了变化,"韦世豪表示,"除了要在场上发挥作用,还需要帮助年轻队员尽快成长。"这番话展现出了一名老将的责任感。
在适应4231体系的过程中,韦世豪被安排在了并不熟悉的右路位置。对此他毫无怨言:"现代足球对球员的多位置适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。我虽然更习惯左路,但也会努力完成教练的战术部署。"这种职业态度或许正是久尔杰维奇信任他的原因。
从数据来看,韦世豪在下半场的活跃表现确实给韩国防线带来了不小压力。他与巴顿在右路的配合多次撕开对手防线,这种化学反应让人对下一场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产生期待。不过正如韦世豪所言,面对亚洲顶级强队,中国队的整体实力差距仍是客观事实。